疾病科普丨夏至已至,天气渐热,“敌菌”还有五秒到达战场……

不知不觉,又是一年夏至。

 

夏至过后,气温逐渐升高,空气中湿度变大。潮湿闷热的环境无疑是蚊虫滋生的温床,同时也导致许多虫媒传染病进入高发期。

 

近期,广东一女子在上山时被一只小虫叮咬。随后,她反复发热,在入院接受治疗时出现多脏器损伤,险些丢掉性命。

图1:广州日报微博报道

 

究竟小虫身上携带了何种病菌,导致女子被叮咬后有如此严重反应?今天介绍一种重要的我国法定报告感染病——“恙虫病”。

 

01

 

什么是恙虫病?

 

恙虫病(Scrub typhus,ST)又名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东方体(Orientia tsutsugamushi)感染引起的急热性人兽共患传染病。

 

02

 

人类是如何感染恙虫病的?

 

人类主要通过被携带恙虫病东方体的恙螨幼虫叮咬而导致感染。恙螨幼虫是恙虫病唯一的传播媒介,它需要寄生于动物或人类,通过吸取组织液才能发育成稚虫。我国主要的恙螨幼虫为地里纤恙螨与小盾纤恙螨。

 

恙螨幼虫十分微小。恙螨幼虫初孵出时体长约0.2mm,饱食后可达0.5~1mm以上。直观地来说,恙螨幼虫通常比一粒芝麻(2~3mm)都要小,肉眼往往难以察觉。

图2:恙虫示意图

 

此外,恙螨幼虫叮咬人时,往往无明显痛感与瘙痒感。因此人们被叮咬后,常常会一无所知。

 

03

 

哪些地方易出现恙螨?

 

恙螨分布在温暖、潮湿的地区,主要分布地形包括海岛、平原、丘陵和山区,以热带雨林最为广泛。

 

04

 

得了恙虫病有哪些症状?

 

恙虫病的临床症状因人而异,可以轻微且呈自限性,亦可严重到危及生命。

 

在被虫叮咬后,多数患者在7~10日后起病,起病急,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咳嗽和胃肠道症状。一些幸运的患者,可在几日后可自行恢复。

 

恙虫叮咬后,70%~100%的患者皮肤可能会出现特异性的焦痂与溃疡,是临床诊断恙虫病的重要线索。多数患者仅有1个焦痂,偶见2~3个焦痂。

图3:位于女性肩膀处的焦痂实物图

 

就诊时未出现皮肤焦痂的非典型恙虫病,该如何诊断?相关案例报道可见下:

 

案例报告丨钓鱼时左腿被昆虫叮咬,几天后视力骤然下降

 

05

 

恙虫病在我国流行情况如何?

 

我国1950年出现首例恙虫病病案例,并于1952年建立了恙虫病监测系统,1955年恙虫病被列为法定报告疾病,要求报告所有疑似、可能和实验室证实的恙虫病病例。

 

一项系统性整理“1952–1990年”与“2006–2016年”间我国恙虫病的全国监测数据报道,对我国恙虫病的流行病学特征、高危人群变化作出了分析与探讨。

 

发病率

 

在1952-1989年期间,恙虫病的发病率持续稳定在低水平,年平均发病率约为0.13例/10万人。然而自2006年起,恙虫病年发病率急剧上升,由0.09例/10万人上升至2016年的1.6例/10万人(增长16倍有余)。

图4:1952-2016年我国恙虫病发生率

 

易感人群

 

我国恙虫病患者在≥45岁年龄段中最为常见(66%),男性病患人数随时间推移有所下降,在2010-2016年间低于女性病患人数。农民是最易感的群体,86%的病例发生在农村地区。

 

时空分布

 

在1952-1979年的28年间里,几乎所有病例(99.9%)都发生在中国南方省份,北方的几个省份中仅有零星病例。从1980年开始,该病开始缓慢向北和向西扩展,最后辐射至全国。

图5:中国各省恙虫病发病率图

 

季节模式

 

在报道覆盖的49年间,恙虫病发病的季节性模式均一致:全国范围内,从5月开始迅速增加,在10月达到高峰,最后在11月下降。94%的恙虫病发生在5月至11月间。

 

06

 

如何判断是否感染了恙虫病?

 

当被虫子叮咬后,如果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最好去医院寻求专业的救治。恙虫病的诊断并非想象中那样简单。

 

根据《恙虫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临床诊断恙虫病需要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诊断。

图6:恙虫病诊断依据

 

疑似病例(任选其一)

①具备相应的流行病学史,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皮疹,且排除其他疾病。

②无明确流行病学史,在流行季节同时具备发热、淋巴结肿大和皮疹。

临床诊断病例(任选其一)

①疑似病例+特异性焦痂或溃疡。

②同时具备:流行病学史+发热+特异性焦痂或溃疡。

实验室诊断病例(任选其一)

①疑似病例+实验室检查中任意一项(除外斐试验)。

②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查中的任何一项。

③皮疹+PCR阳性/培养分离阳性/IgM阳性。

 

07

 

如何治疗恙虫病?

 

恙虫病东方体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具有天然耐药性。目前推荐一线用药主要为四环素与大环内酯类。轻症患者口服抗菌药治疗即可有效,重症患者建议采用肠外途径给药。

 

 

 

 

 

多西环素

为治疗恙虫病的首选用药,适用于成人及8岁以上的儿童。考虑对儿童骨骼生长、对胎儿骨骼畸形影响,WHO建议孕妇或儿童可使用阿奇霉素或罗红霉素替代。

 

推荐治疗方案见下:

图7:共识推荐多西环素治疗方案

 

 

 

 

 

大环内酯类

大环内酯类中最常用的是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等。研究证明,阿奇霉素及其他大环内酯类药物与多西环素或氯霉素有相同的临床效果,但是克拉霉素使用经验少。

 

推荐治疗方案见下:

图8:共识推荐大环内酯类治疗方案

 

08

 

如何预防恙虫病?

 

预防措施主要为灭鼠、灭螨,在流行区或进入丛林应加强个人防护,使用防虫剂,防止恙螨叮咬。

 

在野外游玩时,要避免在溪边草地上坐卧,避免在草丛、灌木丛上晾晒衣物;室外活动时,避免皮肤过多裸露,或在皮肤裸露处涂抹防虫剂;野营活动时,需要避开低洼潮湿、杂草茂盛、鼠类较多的地区。

图9:户外虫媒病防治宣传插图

 

 

 

 

参考文献:

[1]姜天俊,江佳富,齐文杰,等.恙虫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24,40(01):1-6.

[2]诸欣平,苏平.人体寄生虫学学[M].第九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3]胡必杰.哈里森感染病学(第三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5

[4]Li Z, et al;. Epidemiologic Changes of Scrub Typhus in China, 1952-2016. Emerg Infect Dis. 2020 Jun;26(6):1091-1101.

[5]Musa TH, et al. The epidemiology,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scrub typhus disease in China. Hum Vaccin Immunother. 2021 Oct 3;17(10):3795-3805.

[6]陈瑾.户外活动  谨防恙虫病[J].健康向导,2023,29(06):22-23.

 

创建时间:2024-06-21 17:16